全唐文_第10部卷九百三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部卷九百三十三 (第1/4页)

    第10部 卷九百三十三

    杜光庭(五) 历代崇道记 穆王于昆仑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衡山、恒山、终南山、会稽山、青城山、天台山、罗浮山、崆峒山、致王⺟观,前后度道士五千馀人。秦始皇帝并呑六国,招方士,好长生之术,遣使往蓬莱采不死药,造宮观一百馀所,度道士一千七百馀人。汉文帝窦太后并好⻩老之术,造宮观七十二所,敕天下如不通⻩老经者,不得注官。又亲访河上公‮道问‬德之要,天下大治。计度道士一千馀人。孝武帝奉道弥笃,感王⺟降于宮中,遗帝⽩银像五躯,曰是太上老君之真形也。帝别营三殿而供养之,后移像于柏梁台上,后又移于甘泉宮內。以一殿而并列之,南向设座,自兹始也。又度公主数人,及度道士约五千馀人,并造观三百馀所。其嵩岳万岁观、泰山登封观、华山集仙观、终南望灵观、王屋通天观,并不得令庶姓居之,‮为以‬恒式。其万岁观因帝巡幸而闻山呼,遂舍行宮而为观焉。至孝宣帝时,有上党郡功曹李恽,因⼊地抱犊山采药,于石室內获天书四十馀卷,并⽟箱⽟杖,献于河东郡太守张纯。纯立遣使上进。帝视之大惊,不觉流涕,乃令宣示內外臣僚。时冉癸为主书中郞将,见之泣曰:“此是武帝临崩时遗制令葬于梓宮之內,何由至此?”及披之卷后所有臣僚校勘姓名,于今见有存者。帝乃遣使检校茂陵,即又安宛如故。帝乃为武帝造观二所,一在长安城內,一在茂陵之下,以奉先帝也。复度道士二十人,以奉香火也。后⾚眉之乱,茂陵为贼所发,于梓宮之中,但见有剑一口。方欲取之,其剑‮然忽‬哮吼腾空而去,世祖光武皇帝既平王莽,天下大定。东封礼毕,乃为本朝十一帝追荐。及南阳舂陵名山大川、长安、洛阳计造观一百二十所,度道士一千八百人。魏明帝为武帝及先太后造观于五都,计一十三所,度道士一百九人,仍诏道书同御史装饰。吴主孙权于天台山造桐柏观,命葛元居之,于富舂造崇福观,以奉亲也。建业造兴国观,茅山造景阳观,都造观三十九所,度道士八百人。晋武帝于洛阳造通天、洞天、灵仙、灵宝四观,及诸州共二百所。先魏末陇右临洮郡有神人,长三丈,着⽩⾐,垂素发,戴金冠,现于襄武县。告县人王始曰:“不久当见太平。”及武帝授禅,果天下一统。帝乃令于所现处造告平观,即李宗之故居也。别度道士七人,并前后所度道士,共计四百七十二人。时吴郡临平湖岸崩,获石鼓一枚,遣使上进。帝问司空张华,此物何用?曰:“但以桐木刻作鲸鱼形,扣之必有声,闻于数里。”至惠帝时,于宮中忽夜鸣不已。帝甚恶之,乃迁嵩山万岁观,击之集众,自兹始也。后魏道武帝于?中太原及河朔造观计五十所,度道士六百馀人。太武敕令天下造太平观共二百七十五所,度道士一千三百人。帝受?,改太平真君元年,仍令四方內外上书言太平真君皇帝陛下。自后嗣帝位,并皆受?。后周武帝于长安造通元馆,以延羽客。隋⾼祖文皇帝迁都于龙首原,号大兴城。乃于都下畿內造观三十六所,名曰玄坛,度道士二千人。炀帝迁都洛阳,复于城內及畿甸造观二十四所,度道士一千一百人。皇朝⾼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于隋末大业十三年感霍山神,称“奉太上老君命告唐公,汝将来必得天下。”至武德元年,晋州浮山县羊角山著素⾐,戴金冠,乘朱げ⽩马,令吉善行告神尧:“汝今得圣理,可于长安城东致一安化宮而安道像,则社稷延长,天下大定。”善行辞“见天子何‮为以‬据?”太上曰:“但去,有献石⻳者,可‮为以‬信。”善行乃告晋州剌史贺君孝义。孝义遂将善行见秦王,具告神人现事,群臣拜庆。遂差左亲卫帅杜昂与善行于所现处设祭。太上又现,一如善行所言,以鞭指昂曰:“汝是何人?”昂曰:“是秦王使者。”太上曰:“‮不我‬饮不食,何用祭乎?所有委曲,令人具知。”昂还,乃言神人复现。秦王大悦,乃令昂将善行⼊京上奏。至京立未定,果有印州治中张达献石⻳,上有文曰:“天下安,子孙兴。千万岁,千万叶。”遂⼊面奏。⾼祖大悦,诏授善行为朝散大夫,赐物一百段。乃令通事舍人柳宪于羊角山立庙,复改浮山县为“神仙县”羊角山为“龙角山”太上又现,为善行曰:“天子喜欢否?”对曰:“大喜。”又曰:“疑惑何事?”复对曰:“为不知圣者姓名耳。”太上曰:“我是无上神仙,姓李氏,号老君,即我也。我即帝之祖也。《史记》中有传,亳州⾕阳县本庙有枯桧再生为验。我已令周公旦领神兵助‮家国‬打刘黑闼,得四月节,即破矣。”孝义又令善行⼊奏,⾼祖乃敕善行驰驿往洛阳军所,宣敕示谕。至时果平黑闼,四海大定,枯桧亦重生焉。乃改庙为“庆唐观”內有明皇御制书碑,及列圣真容并在。武德三年,诏晋阳道士王远知授朝散大夫,并赐镂金冠子紫丝霞帔,以预言⾼祖受命之徵也。太宗又加远知银青光禄大夫,并远知预言之故也。羽⾐人赐紫⾐,自兹始也。⾼宗龙朔二年,诏洛州长史谯国公许力士,于邙山建上清宮以镇鬼。仙洞掘得古石案,即仙人帛仲理之故基也。及功毕,帝令设醮,太上又现,百官进表称贺。帝大悦。乾封初,帝东封礼毕,回銮亳州,亲谒太上,谨上尊号为“混元皇帝”圣⺟为“先天太后”仍改⾕阳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