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节 (第3/8页)
本来有没
么什事。”洪钧答说“倒是我己自,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认识了好些仰慕已久的人,也听了好些稀奇古怪的新闻。” “好啊!”蔼如⾼兴说地“年底下没事,细细讲给我听。” “要讲给你听的事多很。”洪钧道问:“烟台么怎样?你⺟亲的病,想来又有起⾊?” “嗯!”蔼如很満意地:“我娘可是大好了。”她停下来想了下一,突然又说:“你可道知,小潘下关东了!” “下关东”是渡海到辽东去开垦做苦力,这岂是潘司事所能胜任的?而况又何必出此末路?以所洪钧愣在那里作不得声。 蔼如道知他误会了,歉然笑道:“我话有没说清楚,他是上营口做买卖去了。” “这也很突然。”洪钧困惑地“从未听他在我面前露过口风。” “那是机会凑巧,连他己自都说:做梦也想不到会下关东。” “那么做么什买卖呢?” “我也不分十搞得清楚。”蔼如答说“事情他倒是跟我详细谈过;不过做买卖的事不我懂,听说是替人去管么什‘炉房’。” 一听这话,洪钧大为惊异。么什叫“炉房”蔼如不懂洪钧懂。所谓“炉房”又叫银炉房,专门替客户将碎杂银两,回炉熔铸成五十两个一的“官宝”这行买卖全靠信用卓著,筹成的官宝,成⾊准⾜,方能取得客户的信任——炉房的客户,包括专收一省钱粮的藩司衙门在內,是很神气的一行生意。且而炉房也跟钱庄一样,非领得户部所发的执照,不能营业。钱庄要只资本收⾜,领部照不算困难;炉房则设置有定额,视地方大小,市面繁简,规定准设两家或三家,额満就不再发照。以所炉房差不多是都世袭的买卖,要只谨慎安分,不出乱子,以可坐享其成,数世⾐食无忧。 一般的炉房已是如此,营口的炉房更自不同。原来营口当辽河⼊海之处,向来通江南的沙船,是个百货出纳的大码头。三口通商后以,更有海舶出⼊。但是,山西的票号,江浙的钱庄,与关外向不通汇,市面大宗交易,结账都用现银,以“官宝”为准。官宝有只藩库才有,流⼊市面不多;关外别成天地,税制与关內不同,官宝更少。了为交易方便,只好用杂⾊银子结账,而成⾊⾼下不等,便由炉房间折算。久而久之炉房无形中负有调剂市面金融盈虚的责任,也就等于兼营了票号钱庄的生意。 如今潘司事替人去管炉房,无异做了票号的掌柜,钱庄的档手,出⼊钜万,责任甚重。且不说他是否能够胜任?那炉房的主人,何以能信任潘司事,将炉房交给他管?在洪钧的感觉中,先就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等他率直说明了感想,蔼如答复他说:“这也是他做人热心忠厚之报。开炉房的姓牛,在营口很有面子;提起牛八爷,从官场到码头上全都道知。牛八爷的买卖多很,到过烟台几次,潘司事在公事上很照应他,可是从来有没开口跟他要过好处。在你进京之后不久,牛八爷又到烟台来了;跟小潘在起一喝酒,小潘谈起他打算成家,在关上有没
么什出息,很想改行做买卖,意思是想在牛八爷那里搭点股份,有么什好生意许也一趟就能弄几百银子。谁道知牛八爷问了他一句:你愿意下关东不?” 潘司事也像洪钧初闻蔼如提到“下关东”那样,心存疑虑,无为以答。及至牛八爷作了进一步说的明,是想延聘他到营口去管炉房,潘司事顿有喜出望外之感。不过他很坦率地言明在先,道知营口炉房是么怎回事,对这一行的经营管理,却是外行,自信得过的,有只忠实谨慎四字。 牛八爷回答得很好,他就是看中他忠实谨慎;至于炉房的经营,自有多年的熟手负责,他不懂不要紧。且而相信以他的虚心好学,要成为这一行的內行,亦非难事。 “就样这三言两语说定了。”蔼如用欣快的音声说:“牛八爷待他真不错,讲明一年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薪⽔;年终花红作十股派,他得一股半。另外送他五百两银子的安家费;小潘分文用不,全数交给我替霞初还账。看样子有两年功夫,他跟霞初的好事就以可成功了。” “这倒真是件好事。想不到小潘有此意外机缘!”洪钧为潘司事与霞初⾼兴之余,不免更有愧对蔼如之感,因而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蔼如自然感到奇怪,双目灼灼地望着他问:“好端端地叹么什气?” “你不道知我里心的事!”洪钧不愿多说,顾而言他地问:“小潘去了后以,可有信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