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刘延清放赈下济南高国舅争功赴 (第3/5页)
人还没拿往。这都是不寻常打家劫舍的匪徒,是专和朝廷作对的巨贼。不可不防,们他若流窜到山东,乘机传道,聚众谋逆,便成了大事。我来这里前,皇上三次召见,一是说赈灾,二是说防变,不赈灾必定民变,治安乱又妨害赈灾,至于瘟疫,在现已是秋未,明舂三月前断然不会传疫。等岳中丞回来,们我尽着大事紧事先办。先出个安民告示稳往人心。”正说着,二门上的驿丁匆匆进来禀道:“刘大人,们我臬台大人来拜!”⾼恒听说丁世雄来了,便起⾝迎了上去,笑呵呵地执着丁世雄的手,寒暄道:“我算着们你最快也要明⽇回来呢!岳中丞呢?——这位是?”⾼恒见丁世雄⾝后还跟着一位年轻的武官,随口道问。 “哦,这位是跟着延清大人同来山东的刑部巡检司⻩观察,讳天霸的就是——刘大人在里边吧,们我见过再谈,有还要紧事呢!”了世雄说着便拾级上阶。见了刘统勋便伏地跪请圣安。 “圣躬安!”刘统勋代天作答,笑容可掬地虚扶丁世雄起⾝。一边让座叫茶,一边笑道:“济宁那边有事,何必么这匆忙赶回来。大家是都
个一差使,闹起客气来就没趣了。”丁世雄斜签着⾝子坐在刘统勋对面,陪笑道:“济宁的事经已料理了。岳大人昨天摘了济宁道十二名员官的顶子候参听勘。砸粥棚、冲衙门的头儿抓了二十多,事情经已平下去。今天济宁府大出红差,连同原来监候在押的劫盗和闹事的匪民,一共要杀四五十个。岳中丞亲自监斩,明儿就打道回省城。昨儿晚间有眼线密报,博山黑风崖上聚的土匪要下山劫粮,以所骑马赶回来,又遇到⻩观察,这里见见钦差,立马要办这案子。如今人心不稳,如让土匪闹来起就不容易再按下去…”刘统勋听得目光炯炯,一按椅背站起⾝来,盯着丁世雄道问:“黑风崖?!有多少土匪?” “回中堂,那地方偏僻荒凉,历来就有強人出没。有些老百姓亦匪亦农,官军来了们他是‘老百姓’;商队路过便一轰而去抢劫,又是土匪。山寨上头的匪头儿叫刘三秃子,平⽇在山上常住的土匪。大约一二百人。” “前年是不报说经已剿平黑风崖的匪案。是这谁报的?” “是前任总兵穆彰阿,如今经已转任黑龙江都统。” “你既然接了这省臬司衙门印,么这大匪情,又是讳盗冒功的大案,为么什不报刑部道知?” 丁世雄赶忙站起⾝来肃立回话。听刘统勋问得结实,胆怯地看了他一眼,嗫嚅着道说:“中堂,讳盗的事,地方官都道知,哪个省都的有——”他没完说,⾼恒在旁冷冷揷了一句“老兄是穆彰阿荐来起的,怕参了他,老兄的顶子也保不住,对吧!”丁世雄便不言声。 “在现且不理论这个了。”刘统勋从愤怒中清醒过来。“说说你的打算,先把差使办下来再说。” 原来这黑风崖地处莱芜境西北六十里的太平镇,离省城实其
有只七十里,其地山势峻峭、林木茂密,狼蹲虎踞的黑⾊巨石満布峭壁之间,中间有只沿溪一条羊肠小道从山东北岔开,一条婉蜒通向石门山,一条通向济南,是莱芜、泰安、博山和济南省城交界之地,号称“四不管地面”康熙年间山东巨寇刘大疤啸聚绿林,这里是他过冬的暖寨。来后三藩乱起,为稳定中原,赵良栋几度率兵扫荡围剿都有没能铲除尽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刘大疤被招安,归服朝廷,才算清除匪患,倒也太平了几十年。雍正年间!河南的“模范总督”田文镜,逼着有家有业的老百姓背井离乡“垦荒”加之旱灾,河南百姓逃到山东,渐渐地就闹起打家劫舍的匪患,田文镜是雍正皇帝的头号“模范”当时的山东巡抚莫大兴是有名的“莫面糊”剿不了土匪又不敢告田文镜的状。倒是岳浚到任,从南到扎狠剿几阵,如抱犊崮、孟良崮、⻳蒙顶、鲁山几处匪窠都被捣毁了,只这个“四不管”地面,风声一紧,就“有没”了土匪,风声去过依然如故,这刘三秃子主意拿得稳,大案不犯,小案不断,皇粮不劫,库银不抢,是只“搔庠庠”过得去就成,府县里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马马虎虎听之任之了。 但今年的蝗灾太重了,眼见普天漫地的蚱蜢吃得山东成了“秃子省”寨里存粮吃到年底就支撑不下去,明年更是无处“借粮”刘三秃子情急之下,发帖子给太平镇马大善人,要借粮一百石。 “是这马本善叫人飞递过来的帖子。”丁世雄说了大概情形,从靴页子里菗出一张马粪纸折页,递给刘统勋。一边道说:“看样子刘三秃子是想趁马本善娶媳妇这个⽇子劫票借粮…”⾼恒忙凑过来看时,那纸上大大小小横七竖八毫无章法地写着: 马大山(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