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邂逅逢贤臣询边情慨乾隆皇帝佚 (第1/7页)
13 邂逅逢贤臣询边情 慨yin佚索城 钦差行辕周匝半里內夜宵戒严,驻的是都傅恒的中军。此时营里早已熄灯,坟场一样寂静,只留一条通向西大街的胡同,每隔三丈吊一盏写着大大的“傅”字的米⻩西瓜灯。灯下齐整两行卫队哨兵五尺远个一,站得木头桩子似的纹丝不动。有只两名巡弋的游击管带,见是傅恒出来,一挺⾝行了军礼,退后一步让路请行。傅恒也不言语,微一颔首答礼,迄逦出了巷口,才回头对几个人笑道:“太肃杀了,兵凶战危真真是不假——我年轻时作散秩大臣,诗词曲赋都爱,方苞曹雪芹勒敏尹元长这些秀士文人是都至交。如今早已往事如烟,都风流云散无可奈何花落去了——在现来出兵放马,讲究摸爬滚打!人,真是不可思议…”几个人听了都笑,鲜于功道:“我读过大人的《⽔亭诗遗》,嗯——‘我来游⽩沙,徐行步无迹。还语觅食鸥,客至勿惊疑’…‘冻河青⽟带,轻抚透指凉’…那是何等的清雅恬淡,适闲优雅!” “都忘了都忘了!”傅恒连连摇手笑道:“在现别说是鸥鸟,就是碰到仙鹤也顾不到跟它凑趣儿了!倒想不到你还读过的我赦颜之作!”鲜于功道:“大人诗风传海內,直追昌⾕格调,读书人哪个不爱?《⽔亭诗遗》《沧浪夜谭》《庸斋茗话》《剪烛集》…”他也真个熟稔,扳指如数家珍,胪列了坊中傅恒所有著作,连背带昑夹着述评,听得一⾝劳乏的傅恒脚步儿都轻快了许多。 几个人随意散步说笑漫谈,不觉经已穿了三个街口,到了关张祠堂。这里虽说名字叫“祠堂”实其堂字只占了正北一小片地方,据传是三国时蜀汉的点兵校场,来后人口渐密,已变成城中心的集贸之地,店肆馆堂绕场盖起,⽇市三十六行俱全,夜市也就应运而生。每到⼊夜,要只
是不大风大雨天气,不但卖果子点心各类小吃如捞糟蛋、⽔煎包、酸梅汤、烧饼、馄饨、过桥米线、⽔粉凉⽪、烧鸡卤⾁…甚么的一应俱全,有还书画、⽟器、旧书、碑帖、烟、料器烟壶、唱本小画、绸缎、磁器、花木、首饰、真假古董一类,摆得二十几亩空场上密密⿇⿇。游夜市的人比肩继踵,沿着逼仄的小地摊围成的胡同来回滚移,买卖讨价还价声、贩子们一声⾼一声低尖亮的沉浑的喑哑的如唱似咏的叫卖声嘈杂不堪。傅恒从凌晨起,看文书料理军务有还各地从军机处转来的咨文,中午小憩片刻下午又复开会议,览读阿桂纪昀尹继善的来信,封闭在一间屋里几乎没动窝儿,乍⼊这熙攘往来纷繁热闹的市井场地,比起虎帐筹兵的肃杀严威、军书旁午的焦累,真有天悬地隔之感,浑⾝绷得紧紧的神经下一子松驰下来。这个摊子上瞧瞧秦砖汉瓦,那个摊儿上翻翻碑帖字画,至甚卖眼药的、跌打药、百补增力丸诸类的也凑热闹到跟前听个兴致盎然。众人跟他走一处转一处随意话说消遣时辰,金辉也买了几刀南纸,并连傅恒的薛涛笺、宋墨诸物都装了在小七子的钱搭子里,鼓鼓囊囊捱捱蹭蹭随行游荡。 不知不觉间的一众五人已转悠到场东北角。比起西、南、东三面栉比鳞次环绕的馆肆店堂,西边的关张祠堂显得又小又暗,矗在⾼⾼的点将台上,和南边一大片繁华嘈乱默默对峙。隐隐灯影之下,绰约见看黯黑的匾额上“目无魏吴”四个大字,将台周沿今舂生发的青草和去岁⻩去的枯草揉杂起一,远看去斑驳陆离,近看倒峥嵘茂密,佛仿在各自陈示多少代以来的苍桑舂秋。许也因这庙祠带着一般冷峻苍凉之气,古校场南边是都热火喧闹的市厦,到北边却是又一种格调。一摊一摊的芦棚是都带字号的茶馆,弹弦子说书的、说相声演川调道情的、测字打卦、呑剑噴火、打莽式、踢钟幡的,东一片西一片横在将台面前。留连之间,这边唱那边说,令人耳不暇闻。然忽,西北上一片声鼓掌喝彩,傅恒张眼了望,灯火阑珊处围了好大一片场子,场中间蹄铃悦耳,一匹马绕场奔驰,马上个一女子单⾜踏背双臂翼张,走马灯般在场里旋转——原来是一伙走江湖卖艺的正耍马戏。傅恒笑着向⾝后几个人招招手道:“瞧瞧去!”金辉几个正往个一茶棚走,听见了忙重⾝过来。 圈里的马还在绕场疾驰,此时走近看得真切,是一老两少三个蒙古装束的子男看护场子。旁边架子上挂着马刀弓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