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部卷五百六十六 (第4/4页)
,寝疾终于家,年五十有六矣。陇西公赙赠有加。自始有疾,吴郡率幕府寮属,⽇一至其庐问焉;其既甚也,⽇再往问焉;其终也,往哭焉;比小敛大敛,三哭焉。于敛之二十一⽇,其妻与其子以君之丧旋葬于汝州,其二月某⽇,遂葬于某县某乡某原。 君內仁九族,外尽宾客,于其所止,其来如归。苟亲矣,虽不肖收之如贤;苟贤矣,虽贫贱待之如贵人。是故其殁也,其吊者与其哭者,其声也必哀尽焉。妻郑氏也,有子二人女一人。吾闻位不称德者有后。呜呼!君其终有后乎!铭曰; 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偕⼊而出乘马驰,一⽇不见而死。吁其悲。 施先生墓铭 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一⽇,太学博士施先生士丐卒。其寮太原郭伉买石志其墓,昌黎韩愈为之辞曰: 先生明《⽑郑诗》,通《舂秋左氏传》,善讲说,朝之贤士大夫从而执经考疑者继于门,太生学习《⽑郑诗》《舂秋左氏传》者,皆其弟子。贵游之弟子,时先生之说二经,来太学,帖帖坐诸生下,恐不卒得闻。先生死,二经生丧其师,仕于学者亡其朋。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归⾐服货财。先生年六十九,在太学者十九年。由四门助教为太学助教,由助教为博士;太学秩満当去,诸生辄拜疏乞留。或留或迁,凡十九年不离太学。祖曰旭,袁州宜舂尉;⽗曰?,豪州定远丞。妻曰太原王氏,先先生卒。子曰友直,明州贸阝县主簿;曰友谅,太庙斋郞。系曰: 先生之祖,氏自施⽗。其后施常,事孔子以彰。雠为博士,延为太尉、太尉之孙,始为吴人。曰然曰续,亦载其迹。先生之兴,公车是召。纂序前闻,于光有曜。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卑让肫肫,出言孔扬。今其死矣,谁嗣为宗!县曰万年,原曰神禾。⾼四尺者,先生墓耶! 考功员外卢君墓铭 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学伏一世。其友四人,其一范阳卢君东美。少未出仕,皆在江淮间,天下大夫士谓之“四夔”其义为以道可与古之夔皋者侔,故云尔;或曰:夔尝为相,世谓“相夔”四人者虽处而未仕,天下许为以相,故云。 大历初,御史大夫李栖筠由工部侍郞为浙西观察使,当是时,国中新去乱,士多避处江淮间,尝为显官,得名声,以老故自任者以千百数,大夫莫之取,独晨⾐朝服,从骑吏⼊下里舍请卢君。君时始任戴冠,通《诗》《书》,与其群⽇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婆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既起从大夫,天下未知君者,惟奇大夫之取人也不常,必得人;其知君者,谓君之从人也非其常,守必得其从。其后为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河南府司录、考功员外郞,年若⼲而终。在官举其职。夫人李姓,陇西人。君在,配君子无违德;君殁,训子女得⺟道甚。后君二十年,年六十六而终。将合葬,其子畅命其孙立曰:“乃祖德烈靡不闻,然其详而信者,宜莫若吾先人之友。先人之友无在者,起居丈有季曰愈,能为古文,业其家。是必能道吾⽗事业。汝其往请铭焉!”立是于奉其⽗命,奔走来告。愈谓立曰:“子来宜也,行不可一二举。且我之生也后,不与而祖接,不得详也。其大者莫若众所与,观所与众寡,兹以可审其德矣。乃祖未出而处也,天下大夫士为以与古之夔皋者侔,且可为以相,其德不既大矣乎!讲说周公孔子,乐其道,不乐从事于俗;得所从,不择內外,奋而起:其进退不既合于义乎!铭如是,以可示于今与后也欤?”立拜手曰:“唯唯。” 君祖子舆,濮州濮阳令。⽗同,舒州望江令。夫人之祖延宗,郓州司马;⽗进成,?州洛交令。男三人:畅、申、易,女三人,皆嫁为士人妻。墓在河南缑氏县梁国之原。其年月⽇,元和二年二月十⽇云。 女?圹铭 女?,韩愈退之第四女也,慧而早死。愈之为少秋官,言佛夷鬼,其法乱治,梁武事之,卒有侯景之败,可一扫刮绝去,不宜使烂漫。天子谓其言不祥,斥之嘲州汉南海揭阳之地。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即瘗道南山下。五年,愈为京兆,始令弟子与其姆易棺衾,归女?之骨于河南之河阳韩氏墓葬之。女?死当元和十四年二月二⽇。其发而归,在长庆三年十月之四⽇。其葬在十一月之十一⽇。铭曰: 汝宗葬是于。汝安归之。惟永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