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部卷五百六十五 (第4/4页)
三⽇葬咸阳,从先舅姑兆。铭曰: 诗歌《硕人》,爰叙宗亲。女子之事,有以荣⾝。夫人之先,累公累卿。有赫外祖,相我唐明。归逢其良,夫夫妇妇。独不与年,而卒以夭。实生五子,一女之存。铭于好辞,以永于闻。 登封县尉卢殷墓志 元和五年十月⽇,范阳卢殷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君能为诗,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与谏议大夫孟简、协律孟郊、监察御史冯宿好,期相推挽,卒以病不能为官。在登封尽写所为诗,抵故宰相东都留守郑公馀庆。留守数以帛米周其家,书荐宰相,宰相不能用,竟饥寒死登封。将死,自为书告留守与河南尹,乞葬己。又为诗与常所来往河南令韩愈曰:“为我具棺。”留守尹为具凡葬事,韩愈与买棺,又为作铭。十一月某⽇,葬嵩下郑夫人墓中。君始娶荥阳郑氏,后娶陇西李氏。生男辄死,卒无子。女一人,学浮屠法,不嫁,为比丘尼云。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铭 房故为官族,称世有人。自大尉?以德行为相,相元宗、肃宗,名声益彰彻大行,世号其门为“太尉家”宗族弟子皆法象其贤。公曾祖讳玄静,尚书膳部郞中,历资、简、泾、隰四州刺史,太尉之叔⽗也。祖讳肱,为虢州司马。⽗讳峦,都⽔使者。皆名能守家法。 公讳武,字某,以明经历官至兴元少尹。谨饬畏慎。年七十三,以其官终。幼壮为良弟子,老为贤⽗兄,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尝以殿中侍御史副丹阳军使,其后为?令、施州刺史;丹阳、?、施州吏民,至今思之。 娶荥阳郑氏女,生男六人。其长曰次卿。次卿有大才,不能俯仰顺时,年四十余,尚守京兆兴平尉。然其友皆曰:“房氏有子也。”次曰次公、次膺、次回、次衡、次元,始学而未仕。女三人,皆嫁为士人妻。 初,公之在施州,夫人卒焉,殡于江陵。元和五年,次卿与其群弟奉公之丧自兴元至,堂殡于伊⽔之南。六年正月,次公奉夫人之丧自江陵至,遂以其月十四⽇,合葬河南缑氏之⾼龙原。公⺟弟式,自给事中为河南尹,孝友慈良,尽费其财以奉公葬。未葬之一月,诏以河南为御史中丞领宣州观察使。将行,召河南令韩愈,泣谓曰:“吾兄之葬是于,而吾为尹是于,吾为以得尽其道于吾兄也。今庒于上命,不得视吾兄之棺⼊此土也,岂非天耶!子与吾儿次卿游,我重知子,凡吾兄之终事,将子是托焉!”愈既不获辞,既助其凡役事,退又为铭云: 有位有年,有弟有子。从先人葬,是谓受祉。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 元和七年二月一⽇,河南少尹李公卒,年五十八。敛之三月某甲子,葬河南伊阙鸣皋山下。前事之月,其子道敏哭再拜授使者公行状,以币走京师,乞铭于博士韩愈曰:“少尹将以某月⽇葬,宜有铭。其不肖嗣道敏杖而执事,不敢违次,不得跣以请。”愈曰:“公行应铭法,子又礼葬,敢不诺而铭诸?” 公讳素,字某。生七岁丧其⽗,贫不能家,⺟夫人提以归,教育于其外氏。以明经选主虢之宏农簿,又尉陕之芮城,李丞相泌观察陕虢,以材署运使从事,以课迁尉京兆?。考満,以书判出其伦,选主万年簿,而⺟夫人固在,食其禄。⺟夫人卒三年,改尉长安,迁监察御史,奏贬九卿一人,改詹事丞,迁殿中侍御史,由度支员外郞选令万年。公主夺驿田,京兆尹符县割畀之;公不与,改度支郞中。使侍郞介恃,不礼其属大夫士,擅喜怒赏罚,公独⼊让,不受。刘辟平,上以蜀赏⾼崇文。尚书省以崇文幕府争盐井因⾰便不便,命公使崇文。崇文命幕府,惟公命从,即其⽇事已。疏奏,侍郞外称其能,竟坐前敢抗己。衢州饥,择刺史,侍郞曰:“莫如郞李某。”遂刺衢州。至一月,迁苏州。李?前反,权将之戍诸州者,刺史至,敛手无敢与敌。公至十二⽇,?反。公将左右与贼战州门,不胜,贼呼⼊。公端立责以义,皆敛兵立,不逼。?命械致公军,将斩以徇;及境,?适败缚,公脫械还走州。贼急卒不暇走死,民抱扶迎尽出。天子使贵人持紫⾐金鱼以赐。居三年,州称治。拜河南少尹,行大尹事。吕氏子炅弃其妻,著道士⾐冠,谢⺟曰:“当学仙王屋山。”去数月复出。间诣公,公立之府门外,使吏卒脫道士冠。给冠带送付其⺟。黜属令二人以赃,减民赋钱岁五千万,请缓民输期一月,诏天下输皆缓一月。公一断治不收声,事常出名上。 曾祖宏泰,简州刺史。祖乾秀,伊阙令。⽗燮,宣州长史,赠绛州刺史。⺟夫人?敦煌张氏,其舅参有大名。公之配曰彭城刘氏夫人,夫人先卒,其葬以夫人?。夫人曾祖曰子宏,祖曰饣束,皆有大名。公之子男四人:长曰道敏,举进士;其次曰道枢;其次曰道本、道易,皆好学而文。女一人,嫁苏之海盐尉韦潜。自简州而下,首葬鸣皋山下。铭曰: ⾼其山而坎其中。为以公之宮。奈何乎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