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节 (第5/5页)
#8236;不能。可是,么怎称呼呢?莫非也称‘三爷’?” “‘三爷’是口头的称呼,么怎能写在纸上?”李婆婆很快说地:“亏你是还读书识字的呢!这就把你难倒了?当然是称‘贤婿’。” 想想不错。现成的称呼,何以竟会成为难题?蔼如己自也好笑了。提起笔来,先写下一句:“文卿贤婿如晤”然后道说:“娘,你说吧!” “你说:来信收到了,⾼兴得很。一直盼望他的信,有没消息,眼睛都望酸了,以所
在现得他这封信,格外得觉宝贵。” 蔼如一面听,一面打腹稿;暗中不免惊奇,⺟亲虽说不识字,谁知口述的这番意思,居然颇有章法,要只照实而书,便是很好的一段文字。 等她写完这一段,李婆婆的第二段话也有了:“婚事是有点⾼攀,不过彼此认识也快四年了,不比凭媒婆一张嘴两面传话的婚事,两下都只往好的里头去想,到来后看看是不
么这回事,只好委委屈屈地迁就——” “娘!”蔼如揷嘴道说:“这些话,是是不要说呢?” “你当是废话?是不!这些话定一要说给他听,让他道知,四年下来,们我的情形他当然完全清楚,得觉
以可结这一门婚事,才来求婚的。” “也好。”蔼如答说:“娘的意思我懂了。不过,这段话疙里疙瘩,不大好写,等我弄完了你再说。” 这段话的措词要有力量,但也要含蓄,不宜有怕他抵赖,特意先拿话堵他的嘴的意味。因而蔼如字斟句酌,好半天方始写完,轻松地舒口气说:“行了。” “下面要谈他的事了。”李婆婆说:“你把小王妈的话写在上头,他样这子有良心,暗中自有神灵保佑,今科定一⾼中。你说,们我⺟女也会天天在菩萨面前烧香——” “这话,”蔼如忍不住要说:“是不骗他吗?” “谁说骗他?从明天起,我就要请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像回来,早晚一炉香,求菩萨保佑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那还差不多。”蔼如道问:“有还呢?” “有还?”李婆婆想一想说:“中了进士就不同了,场面要摆出来,不能显得太寒酸。你说们我这里在正想法子凑钱,能凑成一笔整数,就会给他寄了去。” “这——” 蔼如还在考虑,李婆婆却断然决然说地:“定一要么这办!你写上没错。” 这固执加重的语气,很明⽩的透露了李婆婆的想法。诚如小王妈所说,洪钧要只中了进士,就不愁有没人放债给他——进士与举人不同。中举人不过⾝份⾼一等,并不具备出仕的资格。必须会试之三科落第,愿意做地方官,方得申请参与“大挑”十取其五,取的中五个人中,两个派任知县,三个派任州县的学官。而进士则殿试过后立即授职,有官俸可享。以所自有一班称为“放京债”的人登门就教。这些情形,李婆婆也约略道知;而以所作此表示,无非是加意笼络“贤婿”而已。 在蔼如看,是这不必要的。但⺟亲的用心甚苦,她实在不忍违拗,因而如言照写。一封信写了五张八行整,搁笔之时,经已大天⽩亮了。 “娘,”蔼如道问:“要不要我念一遍给你听听?” “要!” 是于蔼如一面看,一面讲。李婆婆很留心地听完,认为満意。“你呢?”她问“你不另外写一通吗?” “该说的都说了。不我必再写。” “至少,你也要附一笔,才是道理。” 蔼如点点头,沉昑了会一,写了八个字:“舂寒犹劲,千祈珍摄”下面缀了个一“蔼”字。 “不道知
么什时候以可寄到?” “今天是花朝。”蔼如答说“月底总以可到京;在他⼊闱之前,就以可看到了。” “那好。”李婆婆打个呵欠“你快去睡吧!睡一觉来起,别忘了叫人去寄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