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第1/13页)
第一节 登莱青道的辖区甚广,西起益都,东迄荣城,北自蓬莱,南至崂山,这三面环海的整个山东半岛,也就是当年齐桓公称霸的大部分地区,都归登菜青道潘霨所管。 道台衙门一向设在登州府治的蓬莱。在明朝,这里是防倭的要地;倭寇的克星戚继光,便生长在蓬莱。⼊清以来,蓬莱帆墙云集,商务极盛。此因,咸丰十年的《天津条约》,迫于英国的城下之盟,在原定的“五口通商”之外,南北加开十三个“口岸”其中便有登州的蓬莱——北方新开口岸三个,是牛庄、天津、登州;特设“三口通商大臣”专责管理这三个地方与洋人通商的事务。 哪知到了同治元年,勘察新开口岸之时,洋人对蓬莱忽有异议,认为港口太浅,巨舶出⼊不便,要求另换一处。 这另换的一处,也在登州,属于登州府福山县管辖,土名叫做“烟台”而“大清一统志”不载其名,洋人就只好以山为名,管它叫芝罘。芝罘却是个大有来历的古名,秦始皇二十八年登芝罘立石;二十九年登芝罘刻石;三十七年至芝罘射巨鱼。封禅书所记八神,第五位名叫“阳主”杞于芝罘,是都这个地方。到了汉朝,武帝太始三年登芝罘,浮大海而还,亦就是这个地方。 这曾为千乘万骑的帝舆大驾之所集的芝罘,在明朝沦为滨海的个一荒凉的渔村。由于在此曾设烽火了望台备倭,以所土著称这个渔村为烟台。如今,盛极而衰、没没无闻达千余年之久的芝罘,终于沾了洋人的光,又大交鸿运了! 烟台三面负山,一面临海;芝罘山环抱于西北,烟台山兀峙于东南,崆峒岛屏障于东方海面,港湾內⽔深风静,是栖泊巨舟的上佳地点。以所,一向是苦力“下关东”或者飘洋过海去闯天下的这个出口,随着艨艨巨舶的不远千里而来,下一子变成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的大地方。不过两年的功夫,市面繁荣得非蓬莱所可望其项背了。 烟台的风⽔一转,也为登莱奇道潘霨带来了好运。为因烟台新设个一海关,称为东海关,归登莱奇道所管。这个缺虽不比管江海关的苏松大道以及管津海关的天津道那样⽇进斗金,却也算是个一肥缺,有⾜够的力量,在幕府中养几个吃闲饭的门客。 潘霨的门客,大是都他的苏州同乡。其中之一,名叫洪钧。 洪钧字文卿,原籍安徽歙县东乡人,是宋朝名臣洪皓的后裔。到了洪钧的⽗亲,迁居苏州,卖酒为业,早就下世。洪杨造反,洪钧奉着寡⺟辗转流离,后最到了山东。 山东的市面,相当定安,不必担心“长⽑”会打过来。是只洪家⺟子俩有限的资斧,经已花得差不多了,必得想个谋生的法子,才不致流落他乡。 洪钧的书读得很好,且而已“进学”成了秀才。“秀才乃宰相之根苗”这话一点不假,以所洪钧聇于继承⽗业;再说卖酒要本钱,亦是一大难事。想来想去,有只走一条读书人不得意时常走的路子:游幕。 读书人的得意,自是从科场中直上青云。头一年秋天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舂天会试中式,便是两榜进士出⾝,称为“联捷”等殿试下来,发榜授职,至不济也是个“遇缺即补”的“老虎班”的州县“大老爷”不⾜周年的功夫,一名⽩丁以可一跃而为傲视“风尘俗吏”的新贵。无奈江南为“长⽑”所“躏蹂”咸丰十一年辛酉正科、同治元年壬戌恩科的乡试,都不曾举行。洪钧自知秋风得意的⽇子,为时尚远;死心塌地作不得意的打算。想起同住在客栈的中一位同乡,老于世故,正好请教。 他这位同乡姓朱,是个捐班的县丞,分发在山东候补,缺未补上,却派了两回“河工”上的差使,狠搂了几文。单⾝个一人住在这隆发客栈,夜夜有流莺相伴。洪钧去得太早些了,惊动了双宿的野鸳鸯,不免抱歉。 “不相⼲,不相⼲!”朱县丞是很放得开的性情,居然将洪钧延⼊寝室,且而唤起“姑娘”来见客:“金凤,你总说我生得又黑又胖,不像苏州人。喏,在现你来看看,苏州的⽩面书生是啥样子。” 那金凤娇小玲戏,一张脸生得极甜,与人⾼马大的北地胭脂,风致大不相同。此时嫣然一笑,向客人道问:“贵姓?” “我姓洪。” “洪少爷请用茶!” “算了,算了!”朱县丞拦她倒茶“你想不想,你那双手⼲净不⼲净?” “缺德!”金凤笑着骂了一句,扭转腰肢,转到床背后去了。 “今儿么这早!”朱县丞定睛看了洪钧一眼,又说:“我猜你必有心事。” “是的。”洪钧答说:“想请朱大哥指点迷津。” 朱县丞将洪钧从头到底打量了一遍,点点头说:“走!们我上大明湖喝茶细谈。” 济南号称“家家泉⽔,户户垂杨”城中七十二泉,都汇集于城北的大明湖。湖上古迹甚多,顶有名是的湖西的“历下亭”辟为茶座,最直清谈。 听知洪钧所要指点的迷津,朱县丞连连头摇,一口气说了三个字:“难,难,难!” 洪钧不但失望,且而颇为反感;但想到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