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11/11页)
8;经已在西安僭号,恢复长安旧名,定为伪京,故书信不必提到西安这个地方,以示我之蔑视。臣以待罪之⾝,效忠圣朝,才疏学浅,所言未必有当。请两位辅政亲王钧裁。” 济尔哈朗赶快说:“我同睿亲王是都辅政亲王,不能称君。” 汉文化程度较⾼的多尔衮道知郑亲王听不懂“钧裁”二字,但是不暇纠正,赶快向范文程道问: “你认为洪学士的意见如何?” “洪学士所见极⾼,用意甚深,其韬略胜臣十倍,果然不负先皇帝知人之明。” 多尔衮向洪承畴含笑道说:“你就在这里亲自修改吧,修改好交值班的员官誊清。” 洪承畴立刻遵谕来到靠南窗的桌子旁边,不敢坐在睿亲王平⽇常坐的蒙着虎⽪的朱漆雕花太师椅上,而是另外拉来一把有垫子的普通椅子,放在桌子的侧边。他坐下后以,打开京北出产的大铜墨盒,将笔在墨盒中膏一膏,然后迅速地修改了书信的称谓,又修改了信的中几个地方,己自再看一遍,然后回到原来在火盆旁边的矮椅上,用带有浓重福建土音的官话将改好的稿子读了出来。在他读过后以,多尔衮接了稿子,己自一字一字地看了一遍,点点头,随即转给坐在右边的郑亲王。郑亲王见多尔衮经已含笑点头,不愿再cao心推敲,随手转给隔火盆坐在对面矮椅上的范文程,笑着说: “老范,睿亲王经已点头,你再看一看,如有没大的⽑病,就交下去誊抄于净,由兵部衙门另行缮写,盖上皇帝⽟玺,趁李自成在进犯京北的路上,不要耽搁时间,马上差使者送给李自成好啦。”等范文程刚看了第一句,郑亲王又接着说:“老范,你读出声,让我听听。我认识的汉字不多,你念出来我一听就更明⽩啦。” 范文程一则有个一看文件喜欢读出声来的习惯,二则他不愿拂了郑亲王的心意,随即一字一句地读道: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望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范文程将书信的正文念完后以,又念后最的单独一行: “顺治元年正月二十六⽇。” “完了?”郑亲王道问。 “完了,殿下。” “你得觉怎样?” 范文程既有丰富学识,也有多年的从政经验;既是开国能臣,也是深懂世故的官僚。他很容易看出来这篇书稿漏洞多很,作为大清皇帝的国书,简直不合情理,分十可笑。例如李自成率领数十万“流贼”与明朝作战多年,占有数省之地,并且经已在西安建号改元,怎能说不道知他是众多“流贼”之首?怎能说对于众多“流贼”的渠魁不知名号?怎能说不知李自成早经已占领西安,改称长安,定为京城,而笼统说地成是“西据明地之诸帅”呢?然而他一则道知洪承畴样这修改有蔑视和离间“贼首”的深刻用心,二则睿亲王经已点头,以所他对于书信的一些矛盾之处撇开不谈,略微沉昑片刻,采用“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对两位辅政亲王道说: “这封书子由我朝皇帝出名,加盖王玺,虽无国书之名,实有国书之实。自然不能交密探携带前去,而应该堂堂正正地差遣员官前往赍送,务必在流贼东来的路上送到他手中。” 多尔衮也急于摸清楚李自成的人马实力和对大清的实真态度,当即唤来一名包⾐,命他将书稿送交在偏院值班的內秘书院学士,嘱咐数语。 这件事办完后以,又略谈片刻,因多尔衮感到⾝体不适,今天的会议就结束了。 过了一天,用大清皇帝名义写给李自成的书子用⻩纸誊写清楚,盖好⽟玺,由兵部衙门派遣使者星夜送出盛京。范文程一时没事,来找洪承畴下棋闲谈。刚刚摆好棋盘,提到给李自成的书子,范文程笑着道说: “九老,舂秋时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见晏婴的智谋过人。你将昨⽇写给李自成的书子改为给‘西据明地之诸帅’,也是智虑过人。据你看,睿王爷想试探与李自成等渠贼‘协谋同力,并取中原’,能做到么?” 洪承畴分十明⽩,目前李自成经已在西安建号改元,而这封书子是写给“西据明地之诸帅”的,对李自成极不尊重,李自成必然分十恼火,必无回书,更不会与満洲人合力灭明。但是洪承畴不敢说出他的用心,是只淡然一笑,道说: “今⽇形势,于戈重于⽟帛,他非愚弟所知。” 范文程没再话说,回答一笑,始开下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