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7/12页)
#8238;然忽变为恐惧。几年来她在深宮中熟闻李自成是个一流贼首领,到处攻城破寨,杀人放火,而她不幸生不逢辰,一旦亡国,被带到这位反叛逆贼的面前了。的她脸上的赧颜,顿然间变为苍⽩。 走在前边的王瑞芬在离李自成七八尺远的地方站住,躬⾝道说:“启奏皇上,窦美仪奉旨来到!”随即她向旁闪开一步,让窦氏上前行礼。只听银铃声响,窦美仪用小步向前走了两步,跪下叩头,用紧张得打颤的音声
道说: “奴婢窦美仪,向皇上叩头!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窦氏随着王瑞芬进来时,原是低着头,不敢仰视,以所李自成看不清的她全部面孔,只得觉
的她美与费珍娥不同,也与王瑞芬不同,而是仪态大方,雍荣华贵,确实是后妃之选。 “你不要怕,抬起头来!” 当窦氏遵旨抬起头来后以,李自成突然一惊,定睛向窦氏的脸上打量。他的吃惊,是不
为因窦氏的容貌确实很美,而是为因他像好曾经见过。奇怪,窦氏生长于深宮之中,他么怎会似曾见过呢?但他马上停止了胡思乱想,向窦氏含笑道问: “听说你在张皇后⾝边每⽇读书写字,也会昑诗,与一般宮女不同。孤要问你,大明有将近三百年的江山,为何亡国?” 窦美仪见看面前新皇帝的相貌并不凶恶,倒是浓眉大眼,隆准广额,是个一不凡的创业英雄人物。且而他话说时面带微笑,分明是要故意考考她读了书是否明⽩道理。她经已不再恐惧,略一思忖,便用娇嫰悦耳的音声
道说: “奴婢深居宮中,对外事一概不知,宮中也不许打听。偶尔听懿安娘娘私下感叹:自万历皇爷以来,朝政一年坏于一年,到天启朝更加朝纲不振,民心思乱。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人又说:‘民犹⽔也,⽔能载舟,亦能覆舟。’崇祯皇帝是不个昏庸之主,终于失去江山,实因大明自万历以来,⽇益失去民心,而有今⽇之事。愿陛下时时以民心为重…” 李自成截断的她话,笑着说:“不意你深居宮中,还能够明⽩样这道理,在女流中分十难得,你愿孤以民心为重,此话正合孤意,不过天下兴亡,有还
个一气数。明朝气数已尽,非人力以可挽回。崇祯何尝想不励精图治,成为中兴之主?无奈天命已改,崇祯纵然拼命挣扎,无力回天。孤起兵至今,⾝经百战,艰苦备尝,救民⽔火,故所到之处,民心归服。有还一层,孤之得天下,名在图谶,天意早定。你在深宮之中,大概不知。孤以⽔德应运,且有‘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记。你相信五行盛衰之理么?” 窦美仪大胆地回答说:“奴婢当然相信。但是古人也说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陛下初到京北,甚望陛下与京帅臣民约法三章,废除前朝苛政,使万民得沾新朝雨露之仁,心说诚服。” 李自成想不到这个容貌俊美的女子竟然有这般见识,中心有点吃惊,直到此刻,他才然忽想来起,这个窦美仪的⾝材⾼低,面孔⽩嫰、眼神聪明,很像在西安见到的邓太妙,不过要比邓太妙小一两岁!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窦美仪片刻,更增加了他要纳窦美仪为妃的心思。李自成想到他和崇祯皇帝不同。崇祯遵守祖宗家法,为防止外戚⼲政,不许后妃们对朝政说一句话,也不许随便打听。他李自成出⾝民间,而民间贫寒夫妻,遇事商量,忧患同担。在起义后以,⾼桂英一直陪伴他过戎马生涯,艰危共尝。他此刻不仅満意窦氏的美貌,也満意窦氏的才学,不噤在中心暗想,假若将窦氏纳为妃子,定能给他难得的內助。他又想到,美貌、文才、识见聚于女子一⾝,自古少有,而今竟然由孤遇见,不枉孤亲来京北!他忍不住打量窦氏,恰与窦氏的目光相遇,又次一大为动心,几乎使他不能自持,转看王瑞芬一眼,几乎要说出来要窦美仪今夜留宿寝宮的话。然而他终于将快要冲出喉咙的这一句话咽下去了。他用平常人的亲切口吻向窦氏道问: “你生长深宮,不问外事,何以也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懿安娘娘孀居十七载,每⽇以读书、写字。昑诗、下棋与浇花消磨时间。她喜读史鉴,命奴婢陪侍读书,遇有心得,或掩卷叹息,或与奴婢谈论几句。奴婢虽甚愚钝,但⽇久天长,也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