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第十二章冀州战的序幕 (第3/3页)
,又详细分析了各方势力的前景如何, 展,谁应该受重视,谁毋须理会,谁要先除去,说这 彧也沉浸在他描绘的世界里… 张涵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荀彧指点山河,神采奕奕,不由自主在心底发出一声无声的叹息。这才是荀文若! “…” 张涵走神中,不知不觉中,荀彧就说完了。 “文若,你知道,中平元年以前,大汉国有多少人口吗?” “…” 荀彧摇头,他怎么会知道这个。 “61578643,一千零六万余户,加之,奴隶和流民,多半要超过七千万人口…不过,文若,你知道,今天大汉国有多少人口吗?” “…” 荀彧依然摇头,他等待着张涵说下去。 “我也不知道,”张涵也摇摇头,叹息了一声“我只知道,中平五年全国上计人口,是六百七十九万户,四千两百多万人口…五年时间,减少了一千九百万人,相当于豫州和冀州的全部人口…” “…” 荀彧哑然失声,豫州和冀州都是大汉十三州里最富饶,人口最多 的… “文若,假设没有我的话,现在的青州会是什么模样?如今的大汉会是什么模样?” “…” 没有张涵。青徐黄巾大起,青州自是残破不堪,恐怕周边各州也不得安宁,从张涵地功绩来讲,他这个车骑將军名副其实…荀彧咬紧了牙,不吱声,他有他的坚持, “好吧!不说这些…文若。我们说说將来吧,没有我的话,大汉国將会如何?” “…” 荀彧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已经在盘算了,琢磨了好大工夫,荀彧心头苦涩。没有张涵青州残破,韩馥是抵挡不住袁绍的… 在进攻泰山郡之前,张涵便已经给众人分析局势,从关东诸侯徘徊不前,心怀异志…最终断言,大汉国大势已去。荀彧早在这之前,便已经知道,张涵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是蓄谋已久的了。但是,荀氏合族俱在青州。张涵又过于看重他,什么秘密都不隐瞒。荀彧心知上了贼船,也只好唯唯喏喏。不肯多做建言。当然,荀彧不是不知权谋之人。张涵所言的,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然而,荀彧并不完全赞同,也许还有别的办法… 可是,匡扶汉室地人在哪里(曹cao来访,张涵找了个由头,把荀彧派了出去。两人没能见面),荀彧看不到希望。但他坚信,天下自有忠臣在!袁绍也未必能够成事… 张涵起身走了两步“如果没有我,袁本初最有希望一统天 下…” 荀彧闷哼一声,把袁绍一顿臭贬…麻雀很难及时得到准确的情 报,但通过琐碎的细节,与前后事态的发展相对照,荀彧对袁绍很是了解。 “好吧!”张涵再次退让了“袁本初确实不是能够成事之人,可是,除了我的话,眼下就他的条件最好,如果袁本初也不能成事,文 若,这场战争会打多久?到了最后,大汉国还能剩下多少人?” 张涵快步在屋中走老走去,他挥舞着手臂,声音也激昂起来。 “从去年年初,关东‘群雄’讨董,征调了各州地军队,征用了大批的民夫…在结束的时候,总算出了个孙文台,把董卓赶出了 阳,不算太丢人。 可是,不讨董了,‘群雄’又开始互相攻伐…” 张涵说到群雄的时候,声音里充满了讽刺。 “两年下来,消耗了大量的粮草,黄巾又趁各地兵力空虚,重新再起…” 张涵讥讽地盯着荀彧: “文若,我说年末会发生大饥荒,各路诸侯会吃人以充当军粮,你信不信?” “…” 荀彧是真的说不出话来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张涵的目光里充满了悲哀和愤怒,紧紧的钉在他脸上,荀彧竟觉得脸上一阵儿刺痛,忍不住低头,避开了张涵的目光。 “没想过是不是?”张涵冷笑一声,那声音说不出的刺耳“忠心耿耿地荀文若,匡扶天下的荀文若君,怎么会想到这些蚁民,蚂蚁一样流狼,在寒风中死去,与荀文若君又有什么关系?” “啪!”地一声大响,张涵重重地拍在案上,令荀彧猛然一惊。 “放屁!” 张涵大喝一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没有士大夫的承认,皇帝不如狗! 没有这些蚁民,士大夫算个屁! 没有这些蚁民,皇帝连屁都不如! … 我告诉你,荀文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迸往今来,让蚁民活不下去地,蚁民就会让他也活不下去! … 今时今日,非天下弃汉室,乃汉室弃天下!” 张涵说了一通大道理,把自己都感动了。荀彧却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张涵忽然觉得这人面目可憎,恨不能重重地打他一顿,也没兴趣再说,揪起荀彧的脖领子,连推带搡,把荀彧赶了出去… 坐下来好一会儿,张涵哑然失笑,怎么忽然激动起来,态度这么生硬,说的又是超前的思想,荀彧能否接受,张涵心里一点底也没有,算了,人各有志,荀彧要是非要这么半死不活的,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与张涵无干,他已经给他机会了。 至于荀彧会不会逃跑,张涵冷冷一笑,利爪[注]不会令他失望。只要荀彧想离开青州,那就是他自己找死!却不要怪他心狠! 张涵下定决心,哪怕荀彧答应下来,对他的监视也要持续到统一天下。而且,平原太守也该换换人了,平原是青州门户,总得交给放心之人,荀衍不适合了。 [ ]:利爪是麻雀里的行动组,专门负责一些暴力行动。 另外,说一句,明天肯定要晚一点了,我这章码到半夜十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