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2 (第5/7页)
船来。 “二位相公真是信人!深蒙一再垂顾,教奴家不知如何答谢才好!”董小宛在船头站定之后,就裣着⾐衿,侧着⾝子,深深地行着礼说。 “岂敢,岂敢!只为小生在姑苏的事情经已办毕,要返回如皋去了,特来向小娘子辞行。”冒襄随口回答,一边仍旧怀疑地打量着对方。 “啊,公子就要回去了?” “正是。” “不知何时启程?” “即刻便要启程。” “张老爷也起一去么?” “科考之期将届,小生尚要赴海陵就试。张兄意欲偕小生到如皋盘桓数天,便回金坛去了。” “如此,奴家有一事相恳,不知公子能俯允否?” “啊,请讲不妨!” 一直到说这句话的时候,冒襄的脸上始终带着和蔼的微笑,但是,里心却越来越警惕。以他多年来出⼊风月场所的经验,他分十清楚同这一类“名妓”交往,要提防些么什。别看们她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却都是不寻常之辈。们她都有相当的⾝价,有很广的社会联系,有们她的崇拜者和捧场者。同们她打交道时必须小心,既不可过于古板迂执、傲慢无礼,也不可轻易地允诺么什。这两方面如果有哪一方面处置失当,传扬开去,都会为名士圈子里的同人笑话,有损名声。在现冒襄凭着董小宛今天的打扮,还带着行李,经已估计到她是有准备而来。联系昨天晚上她对己自苦苦相留的态度,他就多少猜测到对方的用意了“哼,莫非你指望我就样这把你带走?可没那么容易!”他冷冷地想,时同考虑着她一旦提出样这的要求,将如何拒绝。 “二位相公屡顾之恩,奴家愧无以报。如不嫌弃,宁愿随船相送一程!”董小宛说,又次一恭恭敬敬地行下礼去。 如果董小宛一开口就提出要委⾝相嫁,那么冒襄自然很容易加以拒绝,可是她在现
要只求“随船相送一程”;如果她提出是专门了为送冒襄,那么冒襄也还以可设法推却,可是她一开口就点明是送的“二位相公”这就把张明弼也包了进来;而刚才冒襄又亲口说过,张明弼打算同己自一道回如皋去,这就更加使冒襄不便自作主张了。 “嗯,公亮兄,你看…”当冒襄终于发觉这个请求无法立即加以回绝之后,他只好回过头去,先征求张明弼的意见了。 “啊,便是冒兄与小生也以来去匆匆。未能与宛娘多盘桓些时⽇为憾。如此甚妙,是只偏劳宛娘,却是不当!”张明弼兴冲冲说地。 冒襄本来指望张明弼能帮他一把,以所事先不住使眼⾊。谁知这位把兄一心想当撮合山,却装作看不见。他不但己自表示同意,还把冒襄也说成早有此心。冒襄不好立即否认,惟有苦笑。 “么这说,冒公子也不见弃了?”董小宛问,目不转睛地望着冒襄。 冒襄迟疑了下一,终于说:“多蒙宛娘错爱,小生不胜感激。不过此事尚须从长计议。这儿风大,请——”说着,他就彬彬有礼地侧过⾝子,伸出手去,把董小宛搀进前舱的小厅里。 冒襄乘坐的这条船,是三吴地区常见的那种“浪船”这种船不论大小,都装配有厅、房、门、窗,布置得颇为雅洁。船桅上然虽挂着风帆,却是只巴掌大的一块小席,全不管用。它航行时主要靠船尾的一支大橹,由两三个精壮汉子合力摇动,或者靠人上岸拉纤前进。更有一样,乘船时人和物都必须保持两边平衡,不能有超过一石的偏重,否则船⾝就会倾斜,以所又叫“天平船”这种船一般只在方圆七百里的⽔道內航行,偶尔也冒险过次把长江,至于沿江而行,那就得改乘大江船了。 当冒襄把张明弼和董小宛让进前舱的小厅里坐定之后,有好会一儿,他望着窗外的景⾊,有没立即开口。他并非傻子,自然不至于看不出董小宛所说的“相送一程”无非是一种借口,一旦让她随船之后,下一步,她就会提出更⾼的要求,例如要他娶她之类。 而是这绝不可能的。不要说在现他正急于回家去安慰⺟亲,还要应付迫在眉睫的科考,有还八月的乡试,根本有没心思来考虑处理这种事。且而,即使他的真要纳妾,董小宛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